威九·国际(中国)官方网站上海浦东区:金融检察综合履职推动金融犯罪案件高质效办理2025年1月13日,“法治引领检察担当第四届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案(事)例展示会”召开。
上海中心大厦以“中国第一高楼”的姿态矗立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浦江东岸见证着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的深化推进。
“今天我们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23层的陆家嘴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举行优秀案(事)例展示会,而我要讲述的金融检察办案故事正是依托于这个基地。”2025年1月13日,浦东新区检察院联合上海市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浦东新区法学会,在上海陆家嘴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举办“法治引领检察担当第四届服务保障引领区建设案(事)例展示会”,10名检察官对浦东新区检察院2024年度10个优秀案(事)例进行现场展示。其中,金融犯罪检察部门检察官胡之建的讲述,充分展现了检察机关持续推动金融犯罪案件高质效办理、维护金融生态稳定安全的履职风采。
浦东是中国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交易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随之而来,狡猾多变的新型金融犯罪和金融风险,也在这里发生。
“2024年12月30日,一场关于‘非银行支付领域洗钱犯罪风险防范及应对’的研讨会在陆家嘴金融风险防范综合履职基地举行威九·国际(中国)官方网站。我们与浦东新区公安分局刑侦、经侦支队,以及部分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围绕新形势下非银行支付领域存在的入网材料核查、后台数据储存、外卡风险识别等洗钱犯罪风险点,开展交流研讨。”胡之建介绍,该研讨会的举办是基于浦东新区检察院在2024年集中办理的百余起利用非银行结算支付通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系列案件。
2024年3月,被害人苏先生上网时,进入一个号称有高回报投资项目的App。他按照客服要求发“口令红包”,转账多笔投资款共3万余元。但苏先生不知道的是,当他把口令密码告诉对方后,这笔钱瞬间就被多人通过“抢口令红包”分散取得并转入分子提供的账户。“和以往上游、下游洗钱的形式不同,这样的犯罪模式导致和洗钱几乎同时发生,监管监测及追查的难度都很大。”办案检察官朱奇佳说。
办理系列案件过程中,浦东新区检察院发现两类洗钱犯罪新手段,除上述“口令红包”外,还有通过中小微商户常用的第三方支付结算产品转移违法资金。犯罪嫌疑人通过伪造材料,注册第三方支付结算平台账户,将账户提供给上游分子用以接收被骗钱款,收到后就在短时间内将钱款转移给上游分子。
鉴于该系列案件有案发时间集中、手段类似、平台同一的共性,首例案件获判后,浦东新区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制发标准化证据指引,引导后续案件高质效办理。同时,检察官多次走访第三方支付公司,梳理线索,查询异常账户流水,完善证据链条。2024年5月至11月,浦东新区检察院陆续对该系列案件提起公诉,起诉200余人,其中多数已判决威九·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近五年来,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金融犯罪案件5000余件。在对涉众型金融犯罪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洗钱、互联网金融、外汇犯罪等领域新型犯罪上,加大了对金融犯罪链条上资金、技术、中介等关联人员的追诉力度。“以我院追诉并成功起诉的全国首例利用网络直播打赏洗钱案为例,”朱奇佳介绍说,“在办理一起数额特别巨大的集资案时,我们发现大量投资款以直播打赏方式流入某知名直播平台。该平台主播李某、王某、方某、贾某4人明知这些打赏及直接转账的资金是非法集资犯罪所得,仍予接受,并利用银行转账、微信红包等回流资金的手段帮助洗钱,涉案资金超过5000万元。”
浦东新区检察院介入该案,引导公安机关全面审查上游犯罪资金流转情况,夯实证据链条,依法对洗钱犯罪进行追诉。针对直播打赏为洗钱犯罪提供温床,直播平台无相应监管、限制和预警的情况,该院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平台整改。2024年8月,随着法院对该案宣判,这起案件为准确认定洗钱新手段、拓展反洗钱工作新方向提供了思路。
身处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浦东新区检察院将假借金融创新、金融服务、网络理财之名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打击重点。
2024年11月15日,浦东新区检察院举行了一场检察建议公开宣告会。一家“新三板”公司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与他人约定,在网络平台以“直播荐股”形式公开宣传该公司股票,以股权投资为名非法募集资金。对涉案人员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起公诉后,该院在人民监督员、金融同业公会等第三方见证下,向涉案公司制发检察建议。
说起网络“荐股”,检察官俞琳办理的一起案件也很有代表性。金融从业人员徐某利用其百万博主的影响力,以直播、推文的方式将粉丝引流至非法期货平台,谋取高额佣金,仅4个月时间,就吸引粉丝入金1600余万元,总计非法获利250余万元,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将徐某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办案中,我们收到一封群众控告信,通过自行补充侦查、与行政机关研讨,牵出徐某的罪中罪,最终以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虚假广告罪对徐某提起公诉,得到法院支持。该案成为上海市首例互联网金融领域虚假广告案,为同类案件的办理提供了参考。”
2024年初,俞琳带着这个案例登上了最高检的舞台,在第三季“新时代检察故事汇”评选中斩获“十佳办案故事”荣誉。
金融犯罪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金融检察工作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办理利用非银行结算支付通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系列案时,检察官根据作案手段雷同、涉案人员年龄集中、短时间高频率跨地区交易、团伙作案等共性特征,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非法资金转移风险识别法律监督模型,邀请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公安机关探讨第三方支付结算产品的业务范围、法律风险、监管规则等,进一步完善该模型。
该模型通过关联个人可疑账户、观测入网商户的交易形态,排摸异常数据线余件;向外省市及上海市其他地区移送线件,极大提高了线索发现和侦办效率。
“非银行支付机构非法资金转移风险识别法律监督模型,对于通过非银行支付通道非法转移资金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实现常态化监督。”浦东新区检察院数字检察中心检察官介绍,该模型已在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是目前平台上唯一的经济金融领域涉反洗钱模型。
此外,浦东新区检察院还围绕金融犯罪领域构建了多款数字模型。例如,在信贷领域,网络非法高利放贷案件时有发生,套路贷、骗贷类案件呈现全链条、团伙化的特点。浦东新区检察院构建非法放贷数字监督模型,全面筛查平台数据,排查出呈现借款周期短、频次高、金额不大、约定无息、针对同一借款人反复展期等特点的异常账户,监督立案37件,打掉多个非法放贷犯罪团伙。以上海各银行发放的无抵押经营数据为基础,搭建骗取小微企业信用贷类案监督模型,将筛查出的可疑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监督其查获一个利用循环交易虚增营业额,伪造贸易合同骗取,造成银行损失9000余万元的骗贷团伙。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浦东新区聚集了120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占上海市总量的三分之二,这里的企业总数超过40万家。金融安全,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与老百姓的“钱袋子”息息相关。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浦东新区检察院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该院党组、检察长曾国东告诉记者:“从当前金融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看,随着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将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由我院牵头建立的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了辖区司法机关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联络协作,起到了升级加固金融安全‘防火墙’的作用。”
早在2022年3月,浦东新区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金融局4家单位便联合建立了浦东新区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机制,形成浦东地区金融风险防范协同机制的雏形。曾入选“两高”依法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的“某集团、孟某、岑某集资案”,是上海首例针对持牌私募基金管理人立案监督的案件。该案正是检察官在证监局了解相关投诉信息后,通过审查涉案公司资金、股权及涉案基金产品的资金流和贸易流,监督公安机关立案后成功办理的案件。
2024年4月,由浦东新区检察院牵头,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机制的成员单位由最初的4个增至9个,5个新成员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总局上海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管理局、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浦东新区国安分局,上海市银行、保险、证券、基金4家同业公会受邀担任特邀观察员。各成员单位、特邀观察员单位共同签署《浦东新区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合作备忘录》,决定进一步深化在线索移送、数据共享、数字模型、教育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央地协同、行刑衔接、政企协作”的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机制。
“该机制建立后,我院接入浦东金融风险全网监测预警系统,可实时参与对辖区40余万家企业在非法集资、非法证券、P2P网络借贷、违规金融宣传等八个方面违法情况的风险预警、响应和处置,实现对潜在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同时通过与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协作,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合力。”浦东新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门负责人金燕介绍。
2024年10月25日,上海陆家嘴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揭牌成立。该基地集案件办理、问题研商、联席会议、警示教育、信息发布、成果策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发挥“实践、调研、合作、宣教”四大平台作用,以加强洗钱、信贷、私募等领域专项整治为重点,打击金融从业人员犯罪,推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从上海中心大厦向外望去,浦江之水应潮生。依托上海陆家嘴金融风险防范综合履职基地,立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威九·国际(中国)官方网站、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维护金融安全的道路上,浦东检察院将始终步履坚定、笃行不怠,以高质效履行金融检察职能,为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及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