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九国际直播带货助推“汉中面皮”走向全国两年前,西安某大学毕业的城固小伙郑富升毅然返乡创业,利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在父亲的帮助下,短短两年多时间将小小的面皮做到年产值两千万。
日前,记者在郑富升创办的城固县博望街道江湾产业园区的植圆食品有限公司门前看到,一辆大型箱式物流货车停靠在车间门外,工人们正在将打包装箱的一件件面皮搬上货车。
“这是我们今天要快递发出的面皮,总共有4000多单,每单里装有6袋抽了真空的面皮和佐料,全都是昨天下午我们通过抖音平台线上销售出去,今天上午生产出来的,将发往全国各地。”26岁的郑富升年轻帅气,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透过车间外的玻璃窗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全封闭面皮生产车间里,热气腾腾的面皮正在履带上传送,蒸煮、切割、分装、抽真空,所有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
小郑告诉记者,这条全自动面皮生产线是父亲多年来自己研究开发的,目前日产面皮可达3万袋,彻底解决了传统面皮生产小作坊的品质、卫生、包装、储存和产量等一系列问题。
说起返乡创业,小郑说,其实父亲郑植元才算得上是他们家真正的第一代返乡创业者。父亲今年53岁,在外地经营面皮店生意30多年。2012年,在城固县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下,父亲毅然回到家乡城固成立了植圆食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面皮等食品加工生产,并于2021年投资入驻城固县博望街道江湾产业园区建起了新厂。
由于父亲的专业,公司生产的“植圆”“汉之味”品牌面皮因其软糯劲道、爽口开胃,油泼辣子香味四溢、食后唇齿留香等特点,深受当地及外省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公司流水生产线万袋的产量,仅靠门店、商超和代理的销量是远远不够的。
2022年,在西安上大学的小郑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城固威九国际,承担起了公司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工作。利用所学的知识,抖音直播间、微信视频号正式搭建起来。父亲当主播,小郑负责策划和后台管理,从开始的3个人、每天几十单的销量,通过慢慢地摸索,发展到如今直播团队8个人、日线多单的规模和业绩。“植圆”“汉之味”品牌面皮更是因其独特的口味,开袋即食、无需蒸煮、无防腐添加剂、保质期长等特点,逐渐赢得市场,每天通过京东快递发往全国。公司也由过去的十几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厂房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2024年全年销售额更是达到2000多万元。
小小的面皮生意,硬是在父子俩的努力下做成了大产业。公司先后被授予汉中市面皮行业协会会长单位、陕西省非遗“汉中面皮制作技艺”授权单位、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中华名小吃、汉中面皮“最佳品牌奖”等荣誉,郑植元本人也被认定为汉中面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务工就业,特别是通过行业带动,当地的大米、菜籽油、包装、调料以及农副产品的带动效果明显。
“儿子的加入,无疑给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离不开城固县特别是县人社部门的大力扶持。”郑植元告诉记者,建厂初期入驻产业园区,政府给予了两年房租的减免优惠,后期还给予了部分技改补贴资金,2024年还被县人社局认证为“社区工厂”威九国际。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郑植元父子信心满满,准备在未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更多的新产品,将面皮制作工艺标准化,启动“中央厨房”项目,带动更多的人到北上广开店,把以汉中面皮为主的汉中特色小吃做大做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威九国际,近年来,城固县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思路,以“创业一人、带动一群”为出发点,开方子、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让政策出红利、让创客出成绩,切实扶持了一大批创业项目新颖、带动效应突出、典型效果明显的创业案例,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
通过城固县人民政府网站、“城固发布”“城固就业”等平台,不定期发布各类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组织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包联企业,主动走企入户,宣讲返乡创业政策,引导享受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通过银行紧密协作,充分发挥担保基金效能,推动返乡创业担保工作健康发展。三年来,全县累计发放创业担保516笔、2.68亿元,累计审核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资金904万元1808人,拨付个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财政贴息1709.18万元。认定信用村8个、创业孵化基地4个,建立信用村、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培训和返乡创业担保联动机制,及时落实返乡创业政策,不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通过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惠民政策,该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农民工、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乡客们”返乡创业,诞生了一批“田秀才”“土专家”,萌发了多种联农、带农、惠农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吸纳带动了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服务家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振兴乡村产业持续注入了新动能、激发了新活力。